何志斌:为了唤回那一方绿水青山
 
来源:人民日报        发稿时间:2018-09-29 08:48:57        发稿编辑:影子
  26岁硕士毕业后,何志斌第一次爬上了祁连山,从此与这座山有了不解之缘。如今,他差不多每年都有4个多月时间守在祁连山观测研究基地。

  他是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他的前半生,

将近一半都在和祁连山打交道。如今,何志斌和他带领的科研团队,针对祁连山区生态、水文以及气候变化影响等开展深入研究,研究成果为祁连山生态建设和流域水资源管理提供了有力支撑。

  家乡生态破坏,让他心底萌发一颗唤回绿水青山的种子

  1977年,何志斌出生在宁夏彭阳、六盘山下的一个小山村。“小时候,听我爷爷讲,说我们村很早以前山清水秀、绿树成荫。后来可能是从清朝末年开始,随着人口慢慢增多,出现了毁林开荒、向山要地的情形。”何志斌回忆。

  “等我上大学时,山上的树已经所剩无几,大部分开发成了梯田。”何志斌说,老家的雨水还算充足,接近600毫米,但集中在夏季;树木锐减加上短时强降雨,导致水土流失问题越来越严重。

  自幼目睹家乡山破河碎的何志斌,心底萌发了一颗唤回绿水青山的种子。1996年,何志斌参加高考。填报志愿时,班主任递给他一本厚厚的报考指南。“我们那会儿,是估分填志愿。”何志斌说,当时信息不发达,对县城以外的世界几乎一无所知。“哪个学校好、报哪个专业,当时都没啥特别清晰的概念。”

  “咱是黄土高原上出生的农村娃,能有个大学上就不错了。”何志斌至今仍然记得,报志愿时班主任给的建议:去大城市开阔眼界,学农林专业不愁找工作。最终,何志斌报考了西北林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前身)水土保持系沙漠治理专业,并成功被录取。

  2000年,何志斌考入中科院沙漠所攻读硕士研究生;2007年,他又在中科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获得博士学位。2008年,何志斌到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做访问学者。在美期间,何志斌也曾和国外好友谈起职业规划。“当时,许多人的想法就是如果回国的话,都想去东部沿海城市,最西也是在西安,不能再往西了。”

  临近访学结束时,何志斌的美国合作导师建议他转成博士后,继续留美做科研。“当时如果留美的话,一年大概有4万美元左右收入,比在国内多多了。”何志斌笑着说。但最终,他仍然回到了兰州。“我还是感觉国内的舞台更大一些,毕竟这方面的人才比较紧缺,回来之后更有利于自身发展。”

  从美国归来不久,何志斌就入选了中科院A类“百人计划”,继续带领自己的学生和团队开展祁连山生态水文试验研究。

  科研数据来不得半点虚假,野外工作就需要下笨功夫

  2003年硕士毕业后,何志斌进入中科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临泽内陆河流域研究站工作。从那时起,何志斌与以前只从文献资料中感知的祁连山结缘。

  “最开始,工作地点在祁连山上的一个观测点。”何志斌说,这个观测点于2002年建成,海拔2750米。他到达时,有2名工作人员和2名临时工,但搞科研的就他一个。“当时工作的主要内容,就是负责记录气象数据。”

  那时的观测点条件极为艰苦。“住的是大帐篷,帐篷里放了5张床,平时睡觉一人一张,人多了就把床拼起来睡大通铺。最多的时候睡过11个人。”何志斌说。“更让人难以忍受的是观测点无法洗澡。每次上去都要呆20多天,很难熬。”

  直到2008年,在研究所和临泽站的支持下,观测点申请到经费,建起了5间平房,面积160多平方米。相比生活条件,何志斌面临的工作环境更为艰险。

  祁连山基础研究比较薄弱,科研条件非常差,尤其是高海拔区域的数据采集和试验观测存在很大难度。“根据流域观测网络的布局,我们要在海拔2700、3000、3200、3500和3700米进行试验观测。”何志斌说,每天清晨,他都要背着40多斤的双肩包上山。双肩包里有蓄电池、电脑、便携式仪器和食物,手上还要拿着铁锹。“山上路况很差,只能走牧民砍出来的小路。穿森林、过灌木丛,都是家常便饭。早晨8点出发,到达最高点就差不多中午了。”

  即便是最顺利的情形,最快也要下午5点才能返回。“山上的天说变就变,这会儿艳阳高照,下一刻说不定就暴雨倾盆。”何志斌说,有时山坡上花三四个小时好不容易爬到高海拔区的试验地,却突然下雨了,我们只能在雨中等待,但是遇上强降雨,就会导致落石甚至泥石流发生,非常危险,不得不放弃试验尽快返回基地。

  最吃力的是取原状土样标本。一个原状“土柱”长、宽50厘米,高30厘米,一块就七八十斤,有些更重的需要两个人抬。“脚下是苔藓层,踩上去高低不平,空着手走都特别容易摔跤,更别提背着将近100斤的土样了。”

  有一次,在海拔3300米的草地上,挖出土方后,何志斌雇佣的工人都“罢了工”,连称背不动。见状,何志斌毫不犹豫地背起一块儿最大的土方就往回走。在他的带动下,工人们也咬牙干了起来。“说实话,那次土方确实很沉,路上我趁他们看不见的时候,休息了好几次。”何志斌笑着说,科研数据来不得半点虚假,野外工作就需要下笨功夫,老老实实出力。

  野外观测试验不仅仅是脑力工作,对人的体力和毅力都是相当大的考验。虽然山区科研工作难度很大,但何志斌已经在祁连山坚守了整整15年。何志斌说,每年4到10月份,他和他的科研团队都会到祁连山进行观测研究,“一年当中,差不多有4个月的时间在山上度过。”

  砥砺科研,为祁连山生态恢复提供强力科学支持

  近年来,何志斌带领团队坚守祁连山区,开展了大量的野外观测研究,目前已建立了森林生态水文观测试验平台,开展了典型森林——青海云杉林格局、动态及水文过程研究,提升了干旱区山地森林生态水文功能的认识水平,为山地植被建设和水资源调控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何志斌告诉记者,其团队近期完成的中科院“百人计划”项目“祁连山森林水文过程对气候变化响应的研究”,对比分析了2万多组数据,撰写学术论文26篇,积累了超过10G的基础观测数据。

  “我们团队针对祁连山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尤其是人工植被恢复、水资源不确定性等问题开展了深入研究。揭示了干旱区山地森林与水的关系,提出了山区植被建设的理论阈值和模式,并在祁连山生态恢复的科技支撑项目中得到了应用。”他说。

  何志斌的研究成果,在国际上也取得了一定影响。他多次受邀参加国际生态水文学大会,并在大会上做了“干旱区山地森林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干旱区山地森林与水的关系”等相关学术报告,引起同行热议。

  截至目前,何志斌已在国际生态水文领域顶级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其中SCI收录30余篇,并先后获得甘肃省杰出青年基金、国家自然科学优秀青年基金资助,2017年他成功申请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西北荒漠—绿洲区稳定性维持与生态系统综合管理技术研发与示范”项目,作为项目首席科学家,何志斌联合了科研院所、高校和企业等10家单位,超过100名科研人员,助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和“一带一路”国家重大战略部署。

  自2012年开始,何志斌开始担任中科院临泽内陆河流域研究站副站长,带领其他科研人员,为地方农业发展、水资源调配、生态建设等提供科技服务。同时,他还为临泽县农业局、水务局等多个部门举办技能培训班,培养了50多名地方青年科技人才,得到了地方政府和当地群众的支持和认可。

  祁连山是我国西北地区的重要生态屏障,但是近些年在气候变化和人为干扰的双重影响下,山区的生态、水文过程发生明显变化,这不仅仅对山区环境,甚至对整个区域的生态安全构成了威胁。“如何应对这些变化是至关重要的,而开展生态水文试验研究是制定科学应对策略的基础。”何志斌说,今后他将立足本职工作,继续扎根祁连山区,取得更多科研成果。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6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