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初步扭转碳排放快速增长局面
 
来源:光明日报        发稿时间:2018-11-09 09:04:55        发稿编辑:影子
  “经过多年努力,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据测算,2017年碳强度比2005年下降约46%,已超过2020年碳强度下降40%—45%的目标,碳排放快速增长的局面得到初步扭转。”在10月31日举行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司长李高表示。

  据李高介绍,

我国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已达到13.8%,有望完成到2020年的目标;应对气候变化机构和队伍建设持续加强,全社会应对气候变化意识不断提高,为实现我国2030年气候行动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巴黎协定》明确了全球绿色低碳发展的大方向和2020年后全球气候治理的相关制度安排。2009年,我国提出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达到15%左右、森林面积和蓄积量分别比2005年增加4000万公顷和13亿立方米的目标;2015年,又进一步提出2030年左右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且争取尽早达峰、碳强度比2005年下降60%—65%、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0%左右、森林蓄积量比2005年增加45亿立方米左右的国家自主贡献目标。据悉,为推动上述目标的落实,我国采取了产业结构优化、能源结构调整、节能提高能效等一系列强有力的政策措施,制定并发布《国家应对气候变化规划(2014—2020年)》《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十二五”和“十三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等,将碳强度下降目标作为约束性指标分解落实到地方,并实施年度考核,确保各项目标任务完成。

  今年4月,按照中央确定的机构改革方案,应对气候变化工作职能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划转至新组建的生态环境部。李高表示,为落实2030年左右碳排放达峰目标,今后将加强行业和地方的应对气候变化行动,发挥环保督查对落实目标的促进作用,推动在重点行业设立碳排放标准,并强化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排放控制。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6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