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在纠结垃圾怎么分?
 
来源:北京日报        发稿时间:2019-07-20 07:51:57        发稿编辑:影子
  北京市正在推进垃圾分类工作,但许多居民反映在日常生活中,有些垃圾不好归类。昨天在记者采访中,相关专家建议市民在对垃圾进行分类时大可不必太纠结,垃圾分类的目的是方便末端处理,提高垃圾处理效率,遇到不好分的难题时,不妨从垃圾终端处理方式倒推、判断。

  现场:保鲜膜、快餐盒常被扔错

  早上7点,

新街口街道官园社区的垃圾分类指导员赵兵戴好帽子,拿上长杆儿夹子,准时到西直门南小街129号楼下的垃圾桶旁开始“上班”。

  “您稍等,这袋垃圾我看看。”赵兵说着从一位男士手中接过垃圾袋,解开袋口,抖落着翻了翻,从中夹出一块皱巴巴的透明软塑料薄膜,“这可不是厨余垃圾,这属于其他垃圾。”赵兵说完,这位居民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昨天择菜没看仔细,顺手就扔里头了,下次我注意!”

  赵兵告诉记者,她所负责的这两栋楼的居民,虽然垃圾分类的意识都提高不少,可分类不细致或是分类错误的情况也时有发生,“比较多的就是包菜的保鲜膜混在厨余垃圾里扔,叫外卖的快餐盒也扔在厨余垃圾里,再就是旧衣服、酒瓶子也扔在其他垃圾里,有时候大家图省事儿一时忘了,有时候也是真分不清。”赵兵说着,抬起胳膊抹了把脸上的汗。连日高温,她的胳膊已经晒得黝黑,可是为了分拣垃圾时方便,又不能戴护臂,“我现在连手套都不戴了,有味儿也没办法,回去再洗吧!”

  像这样居民投放垃圾时分类不清、不细致的情况,东花市街道忠实里社区也有。“比如说玉米中间的那根核,大家就分不好。”这里的垃圾分类指导员封云英告诉记者:“但不是大家不想分,是有些确实不太知道属于哪一类,所以有时候居民们就会把自己分不清类的垃圾单搁着,直接拿过来问我,再投放。”

  从末端处理逆向判断分类

  垃圾投放分类不清、不细致往往会给垃圾分类指导员二次分拣甚至垃圾处理厂内的二次分选增加负担。那么,日常产生的垃圾到底怎么分?如何解决“这个垃圾到底属于哪一类”的问题呢?

  其实,垃圾分类并没有那么难。市城市管理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北京市将垃圾分为四类:厨余垃圾、其它垃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分别对应的垃圾桶颜色是,厨余垃圾绿色桶、其它垃圾灰色桶、可回收物蓝色桶、有害垃圾红色桶。

  其中,厨余垃圾是指家庭厨房中产生的易腐食物垃圾,像菜叶菜帮,剩饭剩菜等;可回收物是指经过再加工可以成为生产资料或者可以可循环利用的,比如废纸类、塑料类、玻璃类、金属类、织物类等;有害垃圾是对身体和环境有害,比如铅蓄电池、氧化汞电池、废荧光灯管、水银温度计、过期药品、油漆等。而平常经常听到的餐厨垃圾属于厨余垃圾类,本质也和厨余垃圾类似,是指餐饮企业、食堂、餐厅灯餐饮服务单位产生在供餐、食品加工过程中产生的食物残渣和废弃油脂等,也需要单独收运处理。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同样是厨房中产生的垃圾,鸡鸭鱼骨头属于厨余垃圾,但大棒骨和玉米中间的核就属于其他垃圾,这是因为,厨余垃圾往往在末端处理时要粉碎做肥料、饲料用,鸡鸭鱼骨头小,容易粉碎,但大骨头、玉米核硬,不容易碎,甚至可能还会把厨余垃圾的末端处理设备弄坏。另外,不同于报纸、纸板箱、杂志、旧书等可回收物,卫生纸、厕纸、纸巾属于其他垃圾。原本纸巾是纸类垃圾,可以回收,但纸张被污染后就失去了被回收的价值。卫生纸常以棉浆、木浆、竹浆、草浆为原料,遇水易溶,因此在运输过程中极易二次污染,贩运和回收过程中还可能会将传染病、污染物带入其他回收物中,或伤害到接触垃圾的人,因此要扔进灰色的其他垃圾桶中。

  听起来复杂,但要判断日常生活中的垃圾到底归哪类,其实不妨从垃圾终端处理方式倒推。厨余垃圾需要进行生化处理,通过微生物处理,将垃圾中的易降解有机物变成卫生的、无异味的腐殖质,通俗来说就是堆肥;其他垃圾的处理方式一般是置于高温炉中焚烧;可回收物可以资源化利用;而有害垃圾必须用特殊方法单独安全处理。

  专家:分类垃圾时不必太纠结

  在清华大学教授刘建国看来,市民在对垃圾进行分类时大可不必这么纠结。“垃圾分类的目的是方便末端处理,提高垃圾处理效率,未来我们的垃圾分类可能会越来越细,但现阶段,其实只要能把干湿分开,把厨余垃圾分好,就已经是为垃圾分类做贡献了。”刘建国说,北京所分的四种垃圾里,要优先保证厨余垃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这三类的纯度和准确性,但其他垃圾这一类别,本身就具有容错性,“其他垃圾的处理方式普遍为焚烧,因此只要不是太离谱,即便有一些细微的偏差,也不会对后期处理造成太大影响,所以大家如果有不太拿得准是哪一类的垃圾,不妨就放在其他垃圾类,这可以帮助大家在分类投放时减少不必要的纠结,也降低一些垃圾分类的难度。”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6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