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林业大学科研团队在城市雨水资源化利用研究上取得新进展
 
来源:光明网        发稿时间:2019-08-10 23:27:14        发稿编辑:影子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科研团队在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Resources Conservation & Recycling、Water Resources Management上发表四篇关于城市雨水资源化利用SCI论文。

  在快速城镇化、工业化及人口高度集中的背景下,

我国许多城市面临严重的水资源危机。城市快速扩张也引发了内涝积水等问题。雨水既是内涝积水的致灾因子,也是城市可用水资源。城市雨水资源化利用工程在降雨过程中收集、处理并调蓄雨水径流,具有减少径流和削减洪峰等径流调控功能。根据水质状况,收集处理后的雨水可在饮用、绿地浇灌、道路浇洒或冲厕等方面替代自来水,缓解城市水资源危机。随着我国《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水十条”)中“推进雨水收集、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政策以及节水型城市和海绵城市建设的持续实施,城市雨水资源化利用将得到大范围的推广应用。

  在降雨和用水双重随机过程影响下,城市雨水利用工程的节水和径流调控功能变化复杂且难以定量描述。未来气候变化更加剧了城市雨水利用工程节水和径流调控功能变化规律的复杂性。探寻不同气候区、集雨区面积、蓄水池容积和用水情景下,雨水利用工程节水和径流调控功能的变化规律,评估气候变化对雨水利用工程影响,是合理制定雨水利用政策和精确设计与评估雨水利用工程的关键科学基础。为此,以张守红副教授为主要科研人员的研究团队对我国不同气候区城市雨水资源化利用工程开展了系统研究。

  该团队研发了城市雨水利用水文模型,并采用该模型分析了我国不同气候区城市(北京、上海、沈阳、成都、银川、西宁、乌鲁木齐、喀什)雨水利用工程在室内冲厕、室外绿地灌溉等不同用水情景下的节水、径流调控和经济可行性的变化规律。基于历史实测降雨数据和对全球气候模式预估未来气候变化数据的尺度转换,评估了气候变化对我国不同气候区城市(北京、成都、福州、银川、乌鲁木齐)雨水利用工程节水和径流调控功能的影响。以上研究成果以四篇SCI论文的形式分别在雨水资源化利用领域主流期刊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IF:6.395,环境科学与生态学一区)、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IF:5.589,环境科学与生态学二区TOP)、Resources Conservation & Recycling(IF:7.004,环境科学与生态学二区)和Water Resources Management(IF:2.987,环境科学与生态学三区)上发表,北京林业大学为第一完成单位。其中两篇论文第一作者为张守红副教授,另两篇论文第一作者为硕士生井雪儿,张守红副教授为四篇论文的通讯作者。

  该工作得到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子课题(2017ZX07102-0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609004)和北京林业大学热点追踪项目(2018BLCB04)资助。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6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