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征途 碧水蓝天 我们的2019年
 
来源:京环之声        发稿时间:2020-01-28 10:47:01        发稿编辑:影子

仰头见蓝、推窗见绿、出门进园,这是首都市民的小确幸!这些幸福瞬间离不开全市生态环境质量的稳步改善。

过去一年,全市大气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42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4.3%;1-11月全市I-Ⅲ类水质河长占监测总长度超过50%,劣Ⅴ类水质河长占监测总长度小于10%,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稳定达标;全市土壤环境总体良好,风险可控,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均达到90%以上。

一组组数据的背后,是全市各区戮力齐心、奋进拼搏的结果,他们在首都的各个角落埋头苦干,不留死角,让北京的天更蓝、水更清、地更净。

石景山“接诉即办”跑出新时速

“接诉即办”受到越来越多的市民关注,同时也已成为生态环境保护的一项重点工作。如何对群众反映的环境问题准确派单,怎么提高环境执法效率都是“接诉即办”的难点和重点。石景山区对此总结出一套自己的经验。

优化内部流程,提高办理质量。每月召开专题会对接诉即办工作进行专题研究分析,主管局领导每周进行调度。安排专人负责节假日期间的收件和办理工作,确保第一时间能够解决市民投诉。提高办理材料的质量,答复意见要素齐全。严格按照剔除、挂账程序完成材料上报,实现申报材料一次性通过。

加快监测响应,提高办理速度。加快监测响应速度,将监测周期从10天缩短到3天左右,积极配合街道和相关部门完成道路交通、工地噪声等监测工作。监测数据成为查处违法问题,分析问题根源的重要依据,为切实提高办理质量提供科学依据。

加强沟通反馈,化解突出矛盾。向区政府和区分中心提交噪声问题分类和职责分工专题报告,提出施工噪声管理相关建议,即小型工地由街道做好群众沟通和解释工作,街道城管队开展相关执法检查和督促整改;大型工地街道通过“街道吹哨、部门报到”的方式,组织住建、生态环境、维稳等部门组成专班,有效推进集体信访问题的解决。

为大气精准“把脉” 房山“气质”显著提升

2019年房山区各部门和各乡镇街同向发力,空气质量较上半年有了明显改善,实现了“退出来、降下去”的目标,7-11月连续5个月,退出了全市乡镇街TSP月均浓度排名后30,PM2.5年均浓度降至42微克/立方米,再创新低。房山“气质”显著提升,得益于对于大气的精细化管理。

把脉问诊、找准症结。充分发挥监察监测“侦查兵”作用,以空气质量监测数据为支撑,深入治气一线走访,开展问题分析,做到精准“把脉”,找准“病灶”,形成一个乡镇街一份“体检报告”。

对接反馈、定方开药。与乡镇街“一把手”座谈,一方面反馈“问题病灶”和“治气药方”;另一方面听取乡镇街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重难点问题,综合分析研判,区分普遍性和特殊性问题,做到靶向治疗、有的放矢。

统筹谋划、协同推进。在调研走访、座谈交流、分析研判等基础上,区委生态文明办制定《房山区重点地区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帮扶方案》,按照“致病”主要因素,分类指导,建立了6个对接帮扶小组,进一步深化“街乡吹哨、部门报到”机制,各部门主动认领任务积极报到。在解决特殊性短板的同时,全区同步实施“诊疗、帮扶、监管、治理、执法、工程”等6项措施,融合发力,保障空气质量。

压实责任、督查督办。发挥区生态文明委办公室中枢作用,用好督查利器。建立了区级督部门、部门督乡镇街、乡镇街督村社区的责任机制,通过日督查、日反馈、日通报、周排名、周“回头看”和排名通报、联合约谈、线索移交等问责机制,层层传导压力,确保三日整改落实到位。

以行动见成效 打造“新密云”

2019年11月13日,密云区被生态环境部命名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成为北京市唯一一个获此殊荣的辖区。近年来,密云区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提升。2019年,全区PM2.5年均浓度34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26.1%。地表水环境质量排名稳居全市前三位。土壤环境质量总体稳定。

作为北京市最早确立的生态涵养区之一,密云区攻坚克难、苦干实干,为实现生态环境质量的提升做出了许多努力。

完善体制机制建设

组建中共北京市密云区委生态文明建设委员会,强化顶层设计和统筹协调,持续深化推进创建工作。成立北京市密云区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专项小组,积极推动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河长制、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和用途管制等各项制度的建立完善。

同时,建立生态涵养区与平原区结对协作机制,与朝阳区共建高科技研发双创中心,共同守护绿水青山,携手推动高质量发展;建立生态环境保护协调机制,与怀柔区、河北省承德市签署潮河流域生态环境联建联防联治合作协议,建立跨界水体联合监测、预警及水染防治联合执法机制。

建立考核评价体系

强化考核问责。在年度区级行政机关绩效管理考评工作方案、各镇街(地区)重点工作责任书考核办法中,提高生态文明建设占党政实绩考核比例,生态文明建设占比在机关及事业单位和各镇街中占比分别到达20%和30%以上。

持续改善环境质量

扎实推进蓝天保卫战。进京口检查重型柴油车47万余辆,完成全年任务量2倍。退出一般制造业16家,开展汽修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执法检查248家次,完成425个PM2.5小型监测站点的建设,实现全区每个村(社区)全覆盖。

全力推进碧水保卫战。保障密云水库水源安全,全面完成中央环保督察下达的12家单位整改任务。建设300公里的围网,实现密云水库库区封闭管理。建立跨界断面考核补偿机制,考核范围涉及15条主要河流的39个监测断面。

稳步推进净土保卫战。健全土壤环境监测网络,开展4个镇级集中式饮用水源地、12家土壤重点监管企业及污水集中处理站周边土壤环境监测。建立耕地土壤环境质量分类清单。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6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