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涛:环保,要你要我
 
来源:京环之声        发稿时间:2020-04-01 11:43:39        发稿编辑:影子

绿色啄木鸟志愿服务队

登录北京市志愿服务联合会官网“志愿北京”,你可以找到这样一个组织:绿色啄木鸟志愿服务队。如今,他们在北京的注册成员已经达到3200多人,全国范围内更是有十多个城市加入其中,还有伦敦、悉尼等海外分部。

从2006年单枪匹马在天安门广场帮人擦痰,到第一次公益志愿活动联系了60人仅6人到场,再到如今全国乃至海外“号令”6000余名志愿者加入,北京绿色啄木鸟志愿服务中心创始人王涛,是如何做到的呢?

亲手俯身擦黏痰引爆话题

在搜索引擎输入“禁痰”,关于“禁痰使者”“北京小伙坚持禁痰X年”等报道,而他们都指向了同一个主人公——王涛。

当着吐痰者的面,志愿者亲自俯身擦拭刚吐在地上的黏痰……很多人觉得,这简直令人作呕,不过,王涛却看到了这个行为带给吐痰者的震撼与教育,“一般人都会受到触动,除非他完全丧失了公德心,但这样的人毕竟是少数。

王涛的“禁痰”行动引爆了话题,中外媒体纷纷找上门来。此时,王涛自费筹建的“中国禁痰网”也已经上线,绿色啄木鸟公益组织也有了雏形。北京和全国不少城市的人受了感动,通过网站联系到王涛,想跟着他一起干。

人多了,“绿色啄木鸟”跟更多生活陋习较上了真儿——随地吐痰、乱扔垃圾、不排队、闯灯过马路……甚至协调街边发生的和公共环境治理有关各种矛盾。

 

先给“实惠”再说“分类”

随着公众对大气、水、土等生态环境问题的持续关注,王涛和团队的志愿活动内容也在与时俱进。

2008年一次到英国的考察后,王涛见识了国外社会公益活动的做法——同样是改变陋习,国外不仅鼓励人人参与,而且注重引导的方式方法。这让他萌生了做“绿色交换空间”的想法,并在2012年率先把它应用在垃圾分类上。

在哪儿做起呢?王涛想到了社区。他和志愿者们在小区里支起小摊,街坊们拿着分好类的垃圾,比如玻璃、纸张、电池、厨余垃圾……就能换一袋子盐、一块香皂之类的生活用品。

换东西的活动特别招人,一些居民还没搞清规则,就把自家混装的垃圾拿过来。“这可不行,您得分好了类,才能换东西。”不用讲大道理,有了物质鼓励,老大爷、老太太自己就学习了垃圾如何分类。

后来,绿色交换空间扩展到交换大件物品,比如沙发、衣柜等等,“因为就在社区,交换也简单,不用为个沙发从五环跑到二环。

 

 

渐渐地,交换的内容越来越丰富,年轻人也感兴趣了:小学生有多余的文具、书本,在社区办起了跳蚤市场;有人有手艺,用旧衣服改造变成了包,也能参与交换;有人掌握技术,教大家用垃圾制作酵素……这些人凑一块,就成了一个热闹的环保市集。

“绿色交换空间”后来成了北京市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项目,绿色交换这一模式走进了写字楼、学校以及更多社区。志愿者们也把类似的做法适当复制到自己的社区开始实验。

“绿色交换空间”解释了一个简单的道理——世上本无垃圾,只有放错地方的资源。用分好类的物资,换取必要的生活用品,是最实惠的垃圾分类方式,也是绿色生态文明社区建设的基础工作。这个工作,王涛和他的“绿色啄木鸟”们先做了起来。

孩子出马一句顶一万句

2013年开始,王涛和“绿色啄木鸟”们开始了大气污染防治的宣传工作。

他们组织宣传监督队进入社区、学校、企业,向大家介绍重型柴油车、施工扬尘、餐饮油烟、散煤燃烧和渣土车遗撒这些日常可见的污染现象,通过宣讲、互动问答等形式,向大家宣传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措施、生态环境投诉举报的途径和方法等。

“为什么不培养点孩子讲师呢?”如今,孩子一开口,家长都当“圣旨”似的。于是,“星火燎原小学生环保课堂项目”启动了。这个项目一边把环保讲给小学生,一边培养小学生做环保讲师。

一听“讲师”这两个字,孩子、家长和学校都激动,都有兴致,于是这个项目受到了三方的欢迎,在好几个小学大力开展。“孩子讲话比大人有趣,人们也爱听。”王涛说,这个项目目前还在开展中,星火燎原地传播环保理念和知识,孩子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力量。

2020年会更多保护爱护河湖

最近几年,北京绿色啄木鸟志愿服务中心成立了河湖护水队,对德胜门滨河路桥下的河湖污染展开了行动。他们招募志愿者,对河湖开展巡视监督,对常在附近洗车的司机进行劝导。过去,这里因为出租车司机随地大小便、取河水洗车、乱扔垃圾和随意停车等现象,造成了道路堵塞和环境污染。通过志愿者不遗余力的巡查、劝阻以及引导,这里的环境大为改观。

守望2020,他们说...

说起对2020年的展望,王涛对河湖污染治理有更多计划。他期待带领志愿者们,寻访尽可能多的潮白河附近的村庄、小镇,沿途实地考察潮白河周围的污染情况,带领志愿者们开展一次大规模的潮白河寻源保护行动,为北京的水源保护贡献一份力量。

 

“2020,我希望更多人关注环保、践行环保,加入到环保志愿者的行列,一起为美丽北京加油!”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6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