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洁环保网
 
工作总结
 
来源:test        发稿时间:2009-08-26 23:09:07        发稿编辑:夏小
  还沉侵在刚来时的那种喜悦时,却已要说再见了,时间总是从指缝中不知不觉的匆匆流过。细数近八个月的日日夜夜,酸甜苦辣、悲欢离合尽在其中。在这里的点点滴滴给了我太多的感触,也教会我太多太多的东西。这是一次终生难忘的经历,是一次“一边播种,一边收获”的历程,痛并快乐着。在这条充满艰辛也充满幸福快乐的道路上,我害怕过、孤独过、伤心过、想家过,但却一次次勇敢坚强从失意中走出来,一次比一次变得更加坚强勇敢,一次比一次变得更加乐观向上,一次比一次变得更加成熟稳重,在这个曾经陌生现在又感觉亲切的国家完成了我人生中一次重要的转变。

  温暖常在:

  虽然我生在西安长在西安,却因为对水的渴望而跑到千里迢迢的海南去读大学,就为了能看海,这也使我适应了热带的气候。来到印尼,不管是炎热的天气,还是甜辣味的食物,热性的水果,比较起来和海南没什么差别,很容易就适应过来了。在海南也曾因为这样的饮食习惯和炎热气候而咽喉发炎,在这里也不例外的经常出毛病。当地人善食油炸的食品和辣椒,辣的东西我也很喜欢吃,但这边的辣和中国的不一样。中国的是香中带辣,而这边是生辣、火辣,他们把辣椒直接捣碎生吃,或切段的小青椒、整颗的小米椒和点酱油配饭吃,吃后你的嗓子就会冒火了。做为老师保护好嗓子是很重要的,所以考虑周到,事先从中国准备好带来很多清热去火的药,保护好了嗓子,才能卖力的讲课。学校充分考虑到志愿者的饮食习惯,所以在我们住的地方配有厨房和各种家电、厨具,供我们自己做饭用。菜市场离住处很近,平时没课的时候,我们就去Pasar买菜,做自己喜欢的可口中式饭菜。常言到:“人是铁,饭是钢。”只有保养好自己的身体,才能以饱满的精力投入到工作中。住宿方面学校安排我们在校内的教师宿舍,虽然空间部是很大,但都有自己的独立空间,共用厨房和卫生间,空调、电视、网络、热水器、洗衣机,样样都是考虑方便志愿者的工作、生活而设置的。所有的条件都超出我原来的想象,我很庆幸,很满足,也很知足。

  要说生活习惯和住宿条件都不成问题,那么我的大问题就是交流,这也是每届新来志愿者共同存在的问题。在国内,我们说自己的母语,不存在语言的障碍,我们更多注重的是交际技巧,而非语言本身。然而一到国外就能深刻体会到,语言是多么的重要了。虽然有留任志愿者的帮助,但一些情况还是要自己独立面对处理,所以学习印尼语成了我的当务之急。但学习语言不是一蹴而就能成的,这就成为我日常交际中的嫜碍。但虽然语言是沟通的载体,然而并不是唯一的载体。在和印尼人的交际中我没有用什么交际技巧,也不会不懂使用什么技巧,这也使我过得很轻松自在。只是简单的印尼语,混合一点不纯正的英语,再加上奇怪的肢体动作,有时只需一个简单的微笑,我们就这样成为了朋友。节假日、公休的时候,校长、当地老师就带我们出去走走逛逛,雅加达所有好的购物场所我们都去过,海边酒店、山顶别墅、万隆火山、邦加海岛,领略了印尼的万种风情,友好都是在自然而然间滋长的。

  孤独总是在安静的时候爬上心头,越安静越觉得寂寞孤单,但总会有温暖抚平。四月底我生了一场大病,高烧不退,头痛的厉害,再加低血压,两次眼前一黑就晕倒过去,后来又连着咳嗽,咳的全身都疼,痛苦到哭出声音。当我一个人躺在房间里不能动,吃喝仍需自己料理的时候,心里的滋味可想而知。对于从小到大没住过医院的我,突然很想回家,想生病的时候有爸妈在身边照顾,想喝妈妈做的热汤,喝了病就可以好。可是感动让我变得勇敢坚强。办公室、小学部的老师们得知我生病后,赶到我的房间扶我到床上躺下,佣人给我倒水喝,还给我按摩头、手、脚,想帮助我降温,减轻痛苦,这一切都是无言的,却让我暖在心里。后来校长安排我住最好的华人医院,还安慰我安心治病,不用担心任何问题。校长已年近七十,可她不但要照顾自己的家庭,还要管理诺大的学校,却每天来医院看望我,像一位母亲对自己孩子一样说很多贴心话,让我为之动容,她就是我们所有圣道人的妈妈。住院期间,不管是以前见过的没见过的(我只教初中部和高中部,而且很多在校老师都不是专职老师,兼任几个学校的课程),老师或者工人,很多人轮流来探望我,不让我在异国他乡感到孤独寂寞。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不再事无巨细地向老爸汇报了,喜欢从前那个独立、什么都不怕的自己,更欣赏现在坚强的自己,即使眼里漾着泪水,也会昂着头不让它掉下。

  没有经历就没有发言权,那些在印尼的感动、幸福充斥着我整颗心。没有来之前的那种对印尼人的恐惧,对印尼吃的、住的、用的的胡乱猜想,都在经历了之后认识到自己的担心顾虑是多余的。印尼人不但不仇视中国人,不排斥中国人,而且很友好的对待中国人。只要你友善的对待他人,他也会真诚的回应你的。这些都让我觉得生活是美好的,我已经准备好了去接受他。

  苦尽甘来:

  我被分配在雅加达西区的圣道学校。学校刚接到我们六个志愿者时没有很快的就让我们瞎忙活的投入到教学中,而是先带我们去当地的移民局办理相关手续,方便我们在印尼居住出行。然后是召开中文部会议,告诉我们当下的教学情况和新学期的教学进度安排,再分配任务到个人。然后我们被平均分配到三个分校,每个分校都由一个留任志愿者带一个新志愿者,这样能让新的志愿者生活上得到很好的照顾,工作也能得到指导。

  我任教的学校是一所由华人开办的基督教私立学校,学校比较重视华语教育,从小学到高中都开设了华语课。高中部每周每班七节华语课,当地华语老师上五节综合课,主要负责对生词、语法、课文内容的意思和练习的讲解。志愿者上两节口语课,主要是通过生词、课文的朗读来纠正学生的发音,并适当地补充一些相关的中国文化知识。初中部每周每班三节华语课,当地老师两节,志愿者老师一节。学校的学生以华人为主,有一定的华语背景。由于学校和家庭的原因,学生的华语水平和其他学校比相对高一些,大多数学生属于基础到中级水平。学校安排我担任初中一到三年级,高中一、二年级的口语课程,共11个班15节课,周一、三、四上课,其他时间就在家学习、备课,总的来说还是比较轻松的。

  刚开始教学时很盲目。和当地老师使用的教材相同,而且有去年的志愿者的对比,我怎样才能上出花样来,上好第一堂课,让学生很快喜欢上我呢?第一次备课时设想了很多很多方法。第二天一走上讲台,我就开始紧张了,总觉得自己备课时设计的方法部够好,学生肯定不会怎么喜欢我的课,介绍自己的时候都有点儿没底气。后来干脆我不按照自己设计的方法了,没有上书本上的内容,我改教他们儿歌《找朋友》。我把简单的歌词写在黑板上,先自己念一遍,然后开始唱。等我唱第二遍的时候,就有学生在底下小声的跟着我一起唱了,第三遍、第四遍??声音越来越大,还加上敬礼、握手的动作,全班的学生都互动起来,还一个个的过来跟我握手。我感觉好开心,好有成就感,这么快就融入他们之中了,原来我不是想象中那么难以被接受。

  在过了一段时间之后,他们对我这个新老师的好奇心慢慢降温,学习汉语也就不是特别积极了。这时我发现备课内容、预设的教学效果都不能达到目的了。我寻找原因,主要是他们学习汉语没有动力。在国内学习汉语的外国留学生,他们是为了自己的爱好或某种需要,自觉自愿有目的地来中国学习汉语,学习时自然会有无形的动力,加之他们身处在中国那个随时随地都讲汉语的大环境中,能够做到学以致用,学习效果也是比较明显的。然而在印尼情况完全是不一样的。学生们开设的课程比较多,学习任务重,汉语课又暂未被列入国家正式的统一考试,只是选修课程。学生们不知道学汉语有什么用,考大学不需要,找工作也不是必须条件,也没打算要去中国,所以大部分学生是因为学校开设了汉语课而不得不学习,这样学生学习起来完全没有任何的压力,显得很被动。俗话说:“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从这一点看来,国外学生学习汉语的积极性就较国内的留学生差很多。所以一旦学生对老师失去了太重的好奇心,加之老师对学生亲近大于威严,那么课堂上他们就不大愿意听课,不配合老师,老师的备课内容不能按照设计好的步骤进行,完全达不到教学目的。

  原因之二,学生们除了在课堂上有限的一点时间里能接触到汉语,其余的时间,不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家里都操着一口非常流利的印尼话,自己在课堂上所学的汉语知识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运用,学习效果自然也就不是太理想。学生不愿意学,上课不认真听讲,老师课下怎么用心的备课,课上再怎么拼了命讲也没用,这让我经常产生挫败感。所以,我认识到首先要做的不是要在短时间内教会学生多少语言知识,或记住多少生词,而是要思考怎样才能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自觉自愿的学习华语,不只是在课堂,课后也会主动的去学习,这就和教师上课的方式有很大的关系。后来我请教了留任志愿者,得到一些有用的方法。我们志愿者的口语教程比较灵活,不需要完全按照课本内容进行,可以自己找资料,编写教案。后来我参照国内留学生用的教材《发展汉语》,选取其中实用、有趣的话题,经过自己的设计,把课文内容和游戏结合,增加趣味性。这样一来学生的学习热情又恢复到初开始的状态,而且因为我每次用的游戏都不一样,所以这种状态一直保持下去了。

  在施行兴趣教学的过程中有一些小小的阻碍,那就是印尼的硬件设施比较差,多媒体教学很难施行,我只能尽我所能的采用一些笨的方法。采用真实实物展示;本来是电脑的彩色图片,我就复印成黑白的给他们看;不能复印或来不及复印的,我就自己贴着电脑以简笔画的方式画下来给他们展示;语音格式的我就用手机、mp4给他们播放。总之能使课堂气氛活跃的手工“多媒体”我都采用,学生有时还对我的简笔画大加赞赏,他们更加佩服我这个身材不高的小老师了。从让人头疼的备课,想方设法的让他们喜欢上华语,到他们能和我用不太标准的华语海阔天空的聊天,是我破茧成蝶的历程,痛并快乐着。

  以国家志愿者的身份在印尼教授汉语的这一年让我受益匪浅,自我考验、自我挑战、自我完善都在这里完成。努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建立与当地同事朋友的友好关系,不辱“文化的使者,爱的使者,友谊的使者”的光荣称号。总之一个个努力的过程让我快乐,一个个感动增添我人生的色彩,一个个挫败让我更加坚强成熟。人的发展空间是无限的,希望还有这样一个机会能让我更加完美。

 相关新闻